每日优鲜“风暴”降临的48小时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风暴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王琳 习睿 乔雪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25岁的徐淼,正迎来人生最大一次挑战:如何要回一笔800万元的每日欠款。
他是优鲜每日优鲜的粮油供应商,从2021年底就没有收到过每日优鲜的降临货款,在此之前,风暴每日优鲜的每日账期是3个月。他不敢再给每日优鲜供货,优鲜害怕更大的降临亏损。唯一的风暴期待是,能要回来这800万欠款,每日哪怕只是优鲜一部分。
但现在,降临这种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风暴7月28日下午,每日每日优鲜召集了员工线上会议。优鲜Tech星球获得一份流出的此次会议录音。根据录音内容显示,每日优鲜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截至到7月28日。从8月开始,大部分员工将需要自理缴纳社保。而对于是否有离职补偿以及工资发放时间等问题,每日优鲜并未有解释。甚至对于员工提出,目前是否算公司强制解除合同,每日优鲜都未给出明确的回复。
消息传开后,每日优鲜的股价直接触底,截止发稿前为0.12美元。
每日优鲜再一次证明,过去10年互联网公司持续的商业模式:烧钱换增长,挤进第一梯队,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融资来续命的逻辑,已经不再适用,新一批创业者需要找到更适合当下的商业逻辑,盈利变得尤为关键。
现在的每日优鲜,初略估算,背后还有16亿未偿还的货款以及近900人两个月未发的工资、3个月未缴纳的社保等现金窟窿。尚未受到波及的公司货柜、便利购、无人零售业务,每一个都未成规模,公司前途未卜,风暴降临每日优鲜,再一次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多个业务就地解散,空前裁员
每日优鲜公司总部现有接近900名员工,如今内部传言“原地解散”。
据每日优鲜内部员工透露,7月28日的线上遣散会议,其创始人徐正、前总裁曾斌、CFO王珺等高管,均未出席该线上会议,会议是由菜场业务负责人郭琦、零售云业务负责人袁林、人力资源BP刘圆等业务负责人组织召开。
Tech星球获得的上述线上会议录音称,“遇到这种事儿,你让一个BP来背锅吗?领导一个都不出现,包括你们的领导、财务的领导,业务的领导,任何领导都不出现,让一个行政的BP在这里跟你们说这个事儿。”
每日优鲜的员工们想不到,一家上市公司最终只是通过一名人力部门的员工来宣布“业务解散”的消息。
据悉,会议结束后,很多员工被从每日优鲜的内部管理软件飞书中踢出,“没赔偿、没离职证明,社保也断了。”而且很多人连劳动合同都还没来得及下载,900多个员工分了多家公司主体签合同,后续打官司也不好打。
目前,对于拖欠的6、7月份薪资,每日优鲜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发放时间,以及5-7月三个月的员工社保,每日优鲜还未缴纳。
截至发稿,每日优鲜尚未发布正式的文件内容。只是根据会议录音,很多外地员工了解到,造成“导致绝大多数同事的(工资、社保)暂缓发放”的原因,是“投资款还未到账”。
就在半个月前的7月14日,每日优鲜曾等来一笔救命款。当时每日优鲜发布公告称,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7月18日,每日优鲜法定代表人由联合创始人曾斌变更为孙玉英。这或许意味着,还未等到“救命钱”入账,每日优鲜就已经知道自己支撑不住了。
7月28日,每日优鲜确认已全面关停“极速达”业务,这标志着这家生鲜电商平台放弃了其赖以起家的前置仓模式。
在28日当天下午,一场波及到数百人的大裁员启动,让不少员工以为公司“解散破产”了。但其实并非所有的业务都受到波及。
风暴发生之后,每日优鲜在当天晚间对外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Tech星球了解到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位每日优鲜便利购员工称,自己并未受到此次大规模裁员波及,自己所在的业务线和主商城业务是两条独立的业务线,独立结算,而公司货柜、便利购、无人零售的业务条线并未受到影响。一位每日优鲜的前中层称,便利购之前单独融资,股东不允许输血主营业务即前置仓,现在应该账上还有钱。
但放弃主营业务,意味着每日优鲜失去了最大的收入来源。每日优鲜财报中并未披露极速达和次日达业务的具体收入占比。而据《财经十一人》报道,到去年年底,次日达占每日优鲜整体收入约15%。
如今,每日优鲜整体业务也接近瘫痪。Tech星球在北京地区尝试了多个地址下单,但每日优鲜App都显示:抱歉,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无货,无法下单。
风暴降临前的征兆
每日优鲜的这场风暴,并非突然降临。
一些供应商早就察觉到了异常。一位每日优鲜的供应商告诉Tech星球,每日优鲜原来的账期是2个月,现在变成了105天。
拖欠了供应商16个亿,一些供应商上门讨债。对此,每日优鲜曾回应《证券日报》,这笔16.52亿元的欠款是“在账期内的应付账款,而非拖欠供应商的款项”。
但多位每日优鲜供应商告诉Tech星球,欠款几千万的大有人在,已经过了应付款的账期。
几个月前,每日优鲜的北京办公室从望京搬到顺义博润科技园。这被认为是缩减开支的征兆。
而且,每日优鲜还因为迟迟未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加上股价已经连续70多天低于1美元,先后两次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本部门的警示函。
为了降低业务亏损,每日优鲜推出“合伙人计划”,缴纳8万元保证金,即可成为每日优鲜微仓合伙人。据一位微仓合伙人向Tech星球透露,今年3月底已经有部分合伙人被取消资格,他自己在4月初也被取消,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没有一分钱补偿。
配送员李晨在5月就感受到了些许不对劲。彼时,他每天大概只有10单左右,按照每单5元的配送费,一天只能赚几十元,不到顶峰时的五分之一,“当时有传言说公司快不行了,其实那个时候就应该有感知了。”
消费者端的感受更明显。一位每日优鲜的老用户在7月上旬打开小程序时发现,已经没有什么时令蔬菜了,只有南瓜、金针菇、豆制品,绿叶菜越来越少,或者是耐放的一些水果,比如圣女果,品类越来越少。
更让人疑惑的事情同步发生了。
Tech星球获得的一份截图显示,每日优鲜零售云业务部员工在7月27日收到HR群发的消息称:收到员工反馈空气质量问题,为改善办公环境,员工周四(28日)、周五(29日)在家办公。
紧接着就是风暴降临,7月28日每日优鲜员工线上会议,传出的“公司解散”。
大部分员工对于28日下午突然拉起的线上会议感到震惊。一位员工向Tech星球解释称,因为此前也欠过工资,但后来公司又补上了,所以此次欠薪并未引起太多警惕。一位在几天前离开的每日优鲜员工表示,现在只能仲裁了。他打算第二天早上去仲裁委员会排队。
一位供应商向每日优鲜的采购追问货款,得到的回答是:我也被裁了,欠了我2个月工资,3个月社保了。
事实上,每日优鲜面临的财务压力也非常大,不仅有近16亿供应商货款,Tech星球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查询每日优鲜及子公司的信息发现,每日优鲜从今年4月开始至今,共有6条被执行的信息,总金额达1843余万元。此外,每日优鲜还涉及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等案件。
种种迹象表明,每日优鲜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被催熟的每日优鲜
每日优鲜诞生于互联网红利漫溢的2014年,当时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只要疯狂烧钱增长,挤进第一梯队,便会有源源不断的融资来续命,扩张是他们最先考虑的事情,而不是利润和盈利。
为了拉新和提高日活,每日优鲜雇佣了外呼团队。这些团队的任务是给消费者打电话,告诉如果下载App可以送一盒鸡蛋、一盒牛奶,很多人以薅羊毛的心态来下单。
一位在2018年加入每日优鲜的运营人员曾向Tech星球透露,最初他们的考核标准是毛利-25%以内就达标,主要数据是考核GMV,月环比增长20%左右就行。
一位在2019年加入每日优鲜的员工表示,每天早上开会leader都会过问数据,最关心的有两个:GMV和毛利。当时她所在的深圳地区,好的片区毛利可以达到12个点,差一点儿的,可以低到-3%左右。
生鲜电商行业另一个关心的数据是货损。一位熟悉该数业务数据的内部员工称,2018年每日优鲜货损对外宣称的是5%,实际自己看到数据部分城市高达50%。
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对业务很上心,上述员工称,每周六他们需要去公司开管理会。城市总负责人、大区总负责人、各业务线CEO轮流汇报工作。
它可以为海量的用户提供即时的服务,可以为资本讲述百亿美元估值的故事,因此每日优鲜备受资本青睐,成立8年融资金额高达百亿,股东阵容豪华,腾讯、老虎基金、浙商创投、青岛政府均在列。
就这样,每日优鲜被迅速催熟,在最高峰的2019年,每日优鲜有超过5000家前置仓,覆盖20座城市。
但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赚钱。根据每日优鲜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它就像一只吞金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来维持公司运转。
一位每日优鲜中层员工告诉Tech星球,每日优鲜成立至今,有过三次资金链危机,一次是腾讯进来之前,一次是2019年年底,一次是现在。
第一次危机不难理解。当时每日优鲜还是一家成立刚刚一年的创业公司,公司处于早期,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缺钱是常态,很多创业公司账上的资金支撑不过3个月。
第二次是2019年,也是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竞争最激烈的时刻。后来的疫情“拯救”了每日优鲜,它也等来了新的资金。
但现在,资本市场的逻辑变了,2亿融资款未到账,每日优鲜迎来了巨大的风暴。大裁员开启,摆在眼前的第一要务,是向投资人证明这是一家可以活下去的企业。
只是,这样的机会窗口期恐怕是没有多久了。
(备注:文中徐淼、李晨为化名。)
人人知善 人人向善 人人行善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莱州市举行全民慈善主题公益宣传活动3月25日,莱州市“春风十里只为你”全民慈善启动典礼在莱州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生动活泼的文明宣 …
美方建议中美元首在巴厘岛会晤?中方:重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当天有记者就中美关系提问。赵立坚:中美两国元首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中方重视美方提出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举行会晤的建议,目前双方正就此保持沟通。中方 …
发债银行评测①| 64家江苏省城农商行评测出炉
作为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财经通讯社,财联社致力于为资本市场投研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响应债券市场对发债银行的关注,财联社特联合部分券商研究所固收团队,推出“发债银行评测系列报告”栏目,从多维度解析、评测重 …
“95后”前财经女记者易主国立科技谜局
转自:北京商报2015年冬天,46岁的陆永通过借壳方式拿下一家上市公司,胆大、无视规则、藐视法律,这样的性格最终让陆永在资本市场栽了大跟头。时隔逾七年,又是一年冬天,陆永“95后”女儿褚一凡也要踏入A …
手机不贴膜有影响吗、手机到底用不用贴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手机不贴膜,以及手机不贴膜有影响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内容导航:手机不贴膜会怎么样?手机不贴膜可以吗手机到底用不用贴膜手机不贴膜使用有什么坏处?手机不 …
中信证券:首予康诺亚-B买入评级 目标价72港元
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02162)“买入”评级,目标价72港元。公司核心产品CM310有望2023年递交特应性皮炎和慢性鼻窦炎NDA,成为首个上市国产IL-4Rα单抗,该行预计到2030年峰值销售有望超 …
11月民营房企融资政策频出 专家:预计未来行业将会出现高频次融资现象
房企融资端暖意频现。2022年11月1日、8日、9日,国家金融端就民营房企融资三度发布相关政策,民营房企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最近一次是11月9日,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债信增)官网发布《 …
CPI数据放缓,一直押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投资公司也转向了
格隆汇11月10日丨芝加哥Kingsview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Paul Nolte表示,市场认为这个CPI数据很好,重点不在于年率,而在于月率继续维持低位。很多大家关注的领域终于压低了CPI数据 …
长江岸线焕青绿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3月27日,无人机空中俯瞰四褐山长江岸线,满眼绿色,生机盎然。昔日的四褐山长江岸线化工围江、码头林立、排污口随处可见。经过生态复绿,这里已成为我市长江岸线中又一处赏心悦目的景观绿地。 …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SC原油跌超4% 甲醇跌近4%
11月10日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SC原油跌超4%,跌近4%,跌超3%,、燃油、低硫燃油跌近3%,跌超2%;涨幅方面,涨超4%,豆一涨超2%,菜粕涨近2%。【沙特将于12月向至少4家亚洲 …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
圆桌 | 寿险业转型突围之道:在减速中蓄势,在坚守中存异
天键股份深陷“社保门”,业绩下滑明显,深交所两度叩问经营持续性
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星空
拜登:美国女篮球星一事,我想和普京认真谈一谈
苏美达:进博会上签订各类订单约20亿美元
我国“养老金三支柱”说的是什么?
淘宝女装top排行榜,名牌女装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巴西2022年前10个月通胀率为4.70%
住宿最难最贵,卡塔尔世界杯的帐篷和集装箱每晚200美元
不盯价格 酒类渠道“双11”打起温和战
春天里的“辛安里”
地产公司欠缴7亿土地出让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促成使用权收回
坐拥6张强制性认证牌照引监管问询,中机认检:参与竞争靠牌照还是靠技术?
第五届进博会共举办98场配套现场活动 人文交流活动展示为历届之最
生态鸡市场受青睐
国际金价后市仍上看1729美元
道达投资手记:技术性正常调整 大盘短期偏强
低于预期!美国10月CPI同比增7.7%,通胀真见顶了?
西安石油大学是几本 西安大学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
安徽万生的穿破石年内抽检第3次不合格,江苏至善堂销售劣药金银花被罚33.6万
“双11”刺激下消费态度指数冲高 谁是安卓“机皇”?
西安夜经济多项指标领跑
2022武汉企业100强名单公布!快看哪些企业上榜
科技部:“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220家左右
华润啤酒首席执行官侯孝海:华润做白酒是顺应了时代潮流
公安新城分局第二届“院落警长”擂台赛启动
投行预测澳元将进一步走软,但明年有望逐步复苏!